12月30日,“年度对线”活动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圆满完成直播。来自全国各地的检验医学专家、检验人代表梳理并提取了过去一年中国检验界热点事件,通过线上投票、专家和组委会的核定,选出12个“检验关键词”,在现场发布。全国50余位检验专家、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人民日报社,183万人次在线观看和评论,共度这场检验届跨年盛会。
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传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:“检验人的年度对线个关键词中,“县域医共体”“三明医改”体现了重大政策,“AD(阿尔茨海默症)检测”“基因检测”体现了最新学术进展,“智慧检验”“检验报告解读”则反映了检验医学行业的整体能力提升,说明检验医学行业的发展之迅速、变革之生动。
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,近年来,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精准鼎点娱乐、高效的工具,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持续完善为检验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,每一项进步与成就都离不开所有检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。
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李晨玉先生在致辞中谈到,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积极搭建交流平台,促进行业内外的信息共享与合作,致力于成为连接政府、医疗机构、企业和公众的桥梁。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年度对话活动,深入了解检验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、创新成果与变革趋势,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媒体的力量。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昆教授主持1-3月的关键词对话。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彭晓东教授,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徐羽中教授,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袁育林教授,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家云教授参与1-3月关键词讨论。
2025年底,全国90%的县将基本建成县域医共体,2027年底实现全覆盖。这标志着县域医共体建设从试点探索阶段转向全面推进实施阶段,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构建分级诊疗秩序。
4月13日,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特别是检验职称考试受到广泛关注,考题内容偏向临床化,反映了检验工作向临床服务转型的趋势。中国医科大学等五所高校已设置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,旨在培养检验医师,而报告解读作为检验走向临床的基础工作,已在实践中得到积极反馈。
6月,习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文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,这在检验医学领域体现为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,预示着检验医学将日趋精准化、智能化与大数据化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。
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一荣教授,暨南大学东莞研究院吕婧菲教授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曹颖平教授鼎点娱乐,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郭永利先生参与7-9月关键词对话。
基因检测行业面临挑战,江苏医保局发布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带量采购方案,标志着基因检测项目集采的拓展。同时,基因检测行业在资本市场遇冷,如泛生子退市,其他上市公司股票低迷,
8月9日,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焦点,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行动方案,强调提高成果转化效率。天津市等多地发布类似文件,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。例如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敏教授团队研发的
三明医改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,旨在斩断医药与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,提升医疗服务价格,促进公立医院发展。三明医改的
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伟教授,山西省肿瘤医院王春艳教授,武汉市第一医院王顺教授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参与10-12月关键词对话。
2024年10月17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“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(第一批)”的通知,第一批治理项目包括:血栓弹力图试验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、B 型钠尿肽测定、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共四个项目。此后,于11月14日,发布第二批规范治理项目——肿瘤标志物。并要求2025年1月1日在全国执行。
2024年11月7日,国家卫健委印发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,优化学分获取方式,简化学分计算标准,打通学分互认,以提高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便捷性和效率。此举旨在加强规范管理,提升医务人员专业能力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特别是在检验医学领域,人工智能(
“年度对线”活动圆满闭幕。征途未有穷期,科技进步不止,检验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各界的广泛支持。我们将致力于持续学习、深入总结、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,携手推动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,使其繁荣昌盛,永续发展。鼎点娱乐鼎点娱乐